對于電機產(chǎn)品,整機涉及加工基準和安裝基準,電機底座腳和法蘭端蓋的安裝平面是最常見的安裝基準平面。在零件的加工過程中,對于任何影響安裝精度和配合精度的零件,都存在加工前基準選擇的問題。如何選擇加工基準,或者說如何選擇裝夾位置,直接關系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整機產(chǎn)品及配套設備的安裝精度。
01機座加工基準的選擇
對于中小型電機,大多采用鑄鐵底座。常見的加工工藝是先加工機座一端的擋塊,然后在此基礎上加工機座另一端的擋塊和鏜孔。釋放夾緊應力后,再次上機完成精加工,最后加工機座底部。這種工藝的特點是以一端停止作為初始加工基準,可以保證各種安裝方式前道工序的通用性。

為保證整機在不同安裝方式下的安裝精度和外接口尺寸滿足要求,機座兩端的固定端孔應根據(jù)底腳面和止口進行加工,避免緊固螺孔位置誤差對裝配精度的影響。特別是對于B35電機安裝,法蘭端蓋的法蘭擋和底座腳平面是外接口的雙定位基準,法蘭固定孔和底座腳孔之間的定位度很高,沒有可靠的工藝保證措施,現(xiàn)場驗收不合格電機的比例將是失去客戶的最大隱患。

但對于大型高壓電機,由于加工工藝的差異,往往以基腳面為基準,采用一次通過工藝加工基擋和孔的尺寸。特別是由于主機底座的基腳面是多個平面的組合以及加工過程中被加工零件的受力情況,這種方法的基準選擇更有利于整機安裝的符合性要求。
00-1010電機端蓋尺寸與安裝過程中的徑向和軸向控制要求有關。在端蓋軸承室的基礎上加工端蓋、軸承內(nèi)外蓋以及與底座連接的通孔是裝配過程中保證徑向尺寸的關鍵。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是,對于B35端蓋的安裝,鉆孔過程還必須考慮整機的安裝要求。
從加工偏差累積與尺寸鏈的關系來看,基準共享是減少累積誤差的重要手段,基準的選擇應作為電機零件設計和加工工藝確定的重要因素。
以上非官方發(fā)布內(nèi)容,僅代表個人觀點。